1 产品概述 醇酸调和漆是由干性植物油季戍四醇与松香类硬树脂改性而成的漆料,再与各类颜料、填料经研磨后,加入催干剂、特种助剂和有机溶剂经先进工艺调制而成的优质调和漆。本产品分为防锈漆、色漆、清漆。 2 应用范围
2.1醇酸调和漆适用于一般要求的钢铁表面防锈打底。 2.2醇酸调和漆适用于护栏、铁具、门窗、墙面、农用车等的表面涂覆。 3 主要特点 3.1具有优异的附着力、防锈能力,对粗糙、多空表面的钢铁表面具有特别好的润湿作用。 3.2施工方便,干燥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可喷涂、刷涂、滚涂等。 4 技术参数 项 目 | 技术参数 | 检测标准 | 在容器中的状态 | 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 | 施工性 | 刷涂无障碍 | | 粘度(涂-4杯,23℃),s ≥ | 60 | GB/T 1723-1993 | 细度,?m ≤ | 60 | GB/T 1724-1979 | 耐硝基性 | 不咬起,不渗红 | | 常温干燥时间(23℃),h ≤ | 表干2,实干24 | GB/T 1728-1989 | 烘烤干燥时间(105℃),h ≤ | 0.5 | GB/T 1728-1989 | 漆膜外观 | 铁红色,平整 | | 附着力(划格间矩1mm),级 ≤ | 2 | GB/T 9286-1998 | 耐弯曲性,mm ≤ | 2 | GB/T 6742-1998 | 耐冲击性,cm ≥ | 50 | GB/T 1732-1993 | 耐水性(23℃) | 24h不起泡,不脱落,不生锈 | GB/T 1733-1993 | | | | |
5 涂装方法 5.1 配制方法:打开桶盖后搅拌桶底无沉淀物即可使用,如果确实粘度太大,可适当添加专用稀释剂,用量为10~30%。 5.2 表面处理要求为:涂装大型结构件金属表面时,喷砂、抛丸除锈达到国标Sa2.5级,除锈完毕的表面须进行必要的清理,不得有残存氧化皮、粘砂、锈迹等,且在不超过4小 5.3时内涂装;涂装薄板覆盖件金属表面时,宜采用脱脂、酸洗、中和、磷化等化学表面处理后,直接涂装底漆、中漆或面漆。 5.4 涂装厚度: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每道干膜厚约为40?m左右,手工刷涂每道厚度约为35?m。 5.5 理论消耗量:如果不考虑实际施工时的涂装环境、涂装方法、涂装技术、表面状况及结构、形状、表面积大小等的影响,一般消耗量为0.20kg/㎡。
|